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京城的许多剧院门前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与那些倒倒紧俏的电影票赚个块八毛钱就心满意足的普通票贩不同,他们暗地里叫卖的都是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团体进行重要演出的票券。当普通老百姓在这类演出高昂的票价面前望而却步时,这些人手中的票却似乎来得格外容易。
在一家剧院门口,笔者发现票贩手中的票几乎囊括了从三五十元到二三百元的各种价位;还有些票贩所兜售的居然是普通观众不常见的印有“赠”戳的赠票,而且大都是剧院中较好的位置。当笔者试着向票贩打听此类赠票的来源时,他们要么神秘地笑而不语,要么干脆以一句“要买就买,不买拉倒”的回答不耐烦地搪塞过去。旁边一位正准备进剧院售票处买票的观众告诉记者,从票贩手中购票进场的观众比例还是很小的,除非剧院的票早早卖完而演出又格外精彩,票贩正是通过低价买进高价抛出的方法赚取其间的价格差额。至于他们手中的赠票由何而来,普通观众是弄不清楚的,但肯定是“后门票”。
面对这些屡禁不止的票贩及其所兜售的神秘的“赠票”,几家剧院负责票务的工作人员都表示“挺烦人的”。笔者了解到,这些票贩流动性很强,有些甚至十分专业:哪些演出上座率高,哪些戏容易叫好,他们心里都有谱。由于剧院要提前排出演出档期,这些票贩就见机押宝,当然也有看走眼把票“砸”在自己手里的时候,但倒票能带来的丰厚利润仍然令他们乐此不疲。至于他们手中赠票的真正来源,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剧院作为演出公司租用的场地只负责一小部分的零售和团体票的销售,那些赠票多半是通过主办单位的渠道流至票贩手中的。当记者问及票贩的行为对剧院自身的收入是否会产生较大影响时,一位票务负责人的回答是“效益方面的影响不是很大”。她解释说,一来那些赚取价差的票贩也要从剧院购票;二来由于赠票是由主办单位或演出公司发放的,因此并不计入剧院的帐户。该负责人同时也强调,票贩的行为对于剧院的票务运行和剧院声誉的消极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据了解,为把好售票关,各家文艺演出场所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与票贩抗衡:有的采用电脑售票,杜绝来自剧院自身的人情票;有的把原先设在剧院外面的售票点搬进前门大厅,以此将票贩挡在门外,借助公安部门的力量维护正常的售票秩序;还有的通过一些适度优惠的措施,比如售学生票及开演后半价等方式与票贩的低价票竞争。尽管如此,“赠票”仍然是少数票贩手中一张“旱涝保收”的“王牌”。
赠票到底从哪里来?京城一家演出公司的媒介部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在主办一些大型艺术演出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送票”的惯例。送票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根据相关的协议,比如演出公司与广告商方面的协议,要求将票作为一种款项即“票款”送出去,这实际上是变相的资金流动。这种票是不盖“赠”戳的,因而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赠票;第二种是出于演出在社会舆论宣传方面的需要,将票送给新闻媒介的一些合作伙伴,比如报社和电台、电视台的记者,即通常所谓的“记者票”;最后一种则是送给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上级领导的“专家票”。由于演出公司只负责送票给既定的对象,对赠票没有直接的监控权,因而无权干涉他人接受赠票之后的处理方式。赠票如同一件商品,卖出后原先的主人也就不再享有使用权了。而目前在艺术演出市场上并没有有关禁止高价兜售赠票谋求暴利的严格规定,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少数人作此类“白本生意”,因此给了票贩子以可乘之机。对此,演出公司在气愤之余也十分无奈。
在采访中,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是看起来“弥足珍贵”、“少之又少”的“赠票”,有些一卖而光,有些却压在票贩手中迟迟无人问津。原来,前者是知名演出公司承办的著名艺术团体的演出,后者则多是由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出公司承办的小规模演出,观众的兴趣自然少了许多。据知情者透露,这一类所谓的“赠票”完全是一些行情低靡的演出公司为炒作自己制造演出热点、烘托演出气氛而为之的,其中的商业目的不言而喻。
据说在国外类似的文艺演出中并没有所谓的“赠票”,再显赫的人物进戏院看戏也要自己掏腰包。相形之下,国内名目繁多的观摹票、专家票、关系票确实为一些近利之徒大开了方便之门,也给不法票贩以可乘之机。看来,我们的文艺演出市场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一段差距,杜绝这类关系票、人情票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演出市场的运行机制,规范票务制度及其流通渠道。如果说获得赠票是某些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那么将赠票转手高价出售、“白手起家”的做法是否有悖于这象征的最初意义呢?